▼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非洲与法语》由耿三方撰写,由于原文过长,现将其分为如下五篇方便大家阅读。
非洲与法语 - 法语在非洲其他地区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是个岛国,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900万(2007年),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约400公里)与非洲相望,马尔加什族占多数。人们习惯上把马达加斯加看做是非洲的一部分,然而马达加斯加人却不承认自己是非洲人。最新研究表明,马达加斯加人最早主要来自于印度尼西亚和非洲,马达加斯加的主要民族语言马尔加什语受马来语和爪哇语的影响很深。尽管马达加斯加人来自于说多种不同语言的人,但最终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语言——马尔加什语。
马达加斯加在1896年成为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曾短暂地占领过马达加斯加,1942年底归还法国。1946年至1958年马达加斯加是法国的海外省,1958年10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960年6月独立。独立时国名为马尔加什共和国,1975年更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刚独立的马尔加什共和国把法语和马尔加什语一同作为官方语言。
在殖民地时期,法国在马达加斯加大力推行法语,规定任何马达加斯加人,如果不能说、写法语,就不能申请公职,还规定学校里只许用法语。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一些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仍大量使用马尔加什语。法国人一方面要通过学校把马达加斯加法国化,另一方面自己又学习马尔加什语,而且为保护马尔加什文化遗产还建立了马尔加什学院(Académie malgache)。那时,用马尔加什语培养的马尔加什年轻人,未来的职业卑微,当地的富裕家庭都把子女送到公立法语学校,能熟练地使用法语成为获得成功和权力的条件,法语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里有很大影响。
1975年12月,马达加斯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宪章(la Chartre de révolution socialiste)和新宪法,成立第二共和国,规定马尔加什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教育马尔加什化,废除非洲法郎,发行马尔加什法郎,马尔加什语成为所有学校里的教学语言和政府机构里的官方语言,法语成为第一外语。
官方语言马尔加什语是以麦里纳(merina)口语为基础的语言,选择麦里纳语为官方语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19世纪中叶,麦里纳语就有了文字。失去了官方语言地位的法语在学校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但是要完全摈弃法语会造成很大不便。另外,沿海的马达加斯加人认为,把马尔加什语作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就是试图使马达加斯加麦里纳语化,形势一度紧张。沿海人愿意接受法语,而不愿意接受马尔加什语。于是政府采取缓和措施,1985年起,重新大力推行法语教学。马达加斯加在退出法语国家组织多年之后,1989年又重新加入该组织。1992年的宪法只有一条关于语言的条款:“马尔加什语是官方语言”。2007年出现了新的语言政策,4月27日的宪法规定马尔加什语为国家语言,马尔加什语、法语、英语同为官方语言。事实上,马达加斯加人基本上不懂英语,之所以把英语列为官方语言,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主要讲马尔加什语和英语,讲不好法语;另一方面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是为了接近南非和其他英语国家贸易伙伴,使讲英语的人对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马达加斯加感兴趣。2010年12月11日颁布第四共和国宪法,根据该宪法第四条,今后马尔加什语和法语是官方语言,马尔加什语仍是国家语言(langue nationale)。
根据2010年12月颁布的宪法,在议会辩论、部长会议里法语和马尔加什语可同时使用。法律的起草、颁布继续用法语和马尔加什语,而且在条文解释发生歧义时,以法语为准(Les lois continuent d'être rédigées et promulguées dans les deux langues, qui plus est, en cas de conflit d'interprétation, c'est la version française qui prévaut.)。法庭允许用马尔加什语和法语,被告和证人之间最常用的是马尔加什语,有的法官喜欢用法语写判决书,高等法院多用法语。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口头交流普遍用马尔加什语,但工作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法语,文字交流也用法语,只有财政部发给公民的表格用双语。
在教育方面,从小学到中学第一阶段,全部用马尔加什语教学。从小学2年级开始,法语只列为第二语言引入教学,到中学第二阶段,法语才能作为教学语言。如果是外国教员又不大懂马尔加什语,容许在中学第一阶段用法语教学。学校要求学生中学毕业时掌握马尔加什语和法语,因为大学教学几乎全部用法语。从长远看,教育全部用马尔加什语的趋势不可逆转。
新闻领域的马尔加什化程度较低,国家刊物只用马尔加什语,但许多私人刊物用法语和马尔加什语。国家广播电台每天只播送几个小时的法语节目,其余全是马尔加什语节目。私人广播电台用马尔加什语、法语广播,也有用英语的。电视和电影大量用法语,因为马达加斯加没有自己制作马尔加什语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手段,95%的产品购于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魁北克)。
现在,有25%的马达加斯加人能用法语沟通,能流利地讲法语的人约有30 000人,精英们总是爱讲法语,当地民众真正懂法语的不多。总之,马达加斯加在朝着单一语言(马尔加什语)的方向发展,法语只是政府用来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平息不愿接受麦里纳语的沿海人不满的临时工具。目前,法语似乎又回到了马达加斯加,而且没有遭到任何反对。主张消灭殖民地语言的领导人反倒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法语学校,沿海人对此不满,认为自己的子女不会法语要吃亏。即便法语在马尔加什语之后继续在马达加斯加发挥官方语言的重要作用,它也远远不能被全体马达加斯加人使用,因为有三分之一的马达加斯加人是文盲(1995年统计结果)。眼下,继续使用法语有利于培养国家高级人才,将来法语可能只用于国际间的贸易和学术交往。在这个国家,反法情绪根深蒂固,英语却有很大吸引力。不过马达加斯加当局现在似乎不再对语言问题感兴趣,虽然可以时常听到引起轰动的声明,但这类声明大都没有具体的内容。
吉布提
位于非洲之角的吉布提是法语国家。吉布提在独立之前叫做“法属索马里”,1977年6月独立时取名吉布提,属于阿拉伯国家,所以阿拉伯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但官方语言阿拉伯语也是无任何人口头使用的古典阿拉伯语,当地民间普遍使用索马里语(somali)和阿法尔语(afar),以方言阿拉伯语(吉布提阿拉伯语)为母语的占总人口的11%,以法语为母语的仅占2.4%。法语在首都用于官方或正式场合。在全国,索马里语(也叫伊萨语, issa)是真正的媒介语言,方言阿拉伯语是第二媒介语言,说阿法尔语的人似乎在逐日减少,而说索马里语和法语的人却在增多。吉布提的法律用法文写成,文件笺头用法文和古典阿拉伯文。吉布提政府在行文时使用法文,很少使用阿拉伯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使用4种语言:法语、阿拉伯语、索马里语、阿法尔语。电影通常用法语,新闻简报和宗教节目通常用阿拉伯语、索马里语和阿法尔语。报纸大量用法语,很少用阿拉伯语。
科摩罗
根据1985年的宪法,科摩罗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阿拉伯语。2002年的宪法规定科摩罗语、阿拉伯语和法语都是科摩罗的官方语言。法语也是科摩罗的对外语言。官方语言阿拉伯语是无人口头使用的古典阿拉伯语,在很大程度上只具象征意义,是宗教语言(98.9%的科摩罗人信奉伊斯兰教)。科摩罗语几乎只用于口头,尽管有96.8%的科摩罗人讲科摩罗语,但科摩罗语尚未用于政府部门。议会里议员们几乎只用法语,很少用科摩罗语,从来不用阿拉伯语。法律的起草、颁布只用法语。司法机构一般用法语,但在口头上有时也用科摩罗语,书面上大量用法语,很少用阿拉伯语。法官判决通常用法语,也可以先用科摩罗语,然后再用法语。上诉法院有时准许口头使用科摩罗语。政府部门口头上使用法语和阿拉伯语,法语使用偏多,行文一般用法语,有时用科摩罗语,公文只能用法语。幼儿园里用法语和科摩罗语教学,小学只用法语。为阅读古兰经,中学学生把阿拉伯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有时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也有开设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的学校。经济生活中,书面语言只用法语,口头交谈用科摩罗语和法语。日用品使用说明也只用法语。书面媒体、电视用法语;广播电台用科摩罗语和法语,有时也用阿拉伯语和其它语言广播。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位于印度洋西南,由多个火山岛组成,西距马达加斯加约800千米,距非洲大陆约2200千米, 人口约126万(2007年)。“毛里求斯”是荷兰人命名的,1715年法国人来到毛里求斯后把毛里求斯改名为“法兰西岛(Ile de France)”。历史上英法两国军事冲突不断,最终在1810年,毛里求斯在被法国人占领近100年后又被英国占领。英国人占领毛里求斯之后又把名字“法兰西岛”改回到“毛里求斯。”直到1968年独立,毛里求斯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法国人战败时,作为法国军队的投降条件之一,英国人容许保留在毛里求斯的法国人的土地财产,继续使用法语,继续使用法国法律等。所以,尽管毛里求斯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社会生活中法语用得很多。毛里求斯人日常讲的最多的是当地民族语言毛里求斯克雷奥耳语,大约占70%。很难精确计算出毛里求斯人讲克雷奥耳语、法语、英语及其它语言的人数,因为毛里求斯人一般都会讲两种语言,甚至多种语言。毛里求斯的克雷奥耳语与法语接近,毛里求斯人容易听懂法语和容易学会法语,而且毛里求斯人崇尚法国文化。英语与毛里求斯人的克雷奥耳语相去甚远,不易被毛里求斯人听懂。所以,在毛里求斯,英语基本上只用于书面,法语多用于口头,但是,当地报纸、杂志、电视以法语为主。除了印裔和华裔,很少有毛里求斯人会说自己英语比法语讲得好。但是,如果认为印裔和华裔毛里求斯人不会说法语就错了,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讲法语。毛里求斯既是英联邦成员国,又是世界法语组织成员国。
塞舌尔
塞舌尔位于印度洋上,由100多个岛屿组成。16世纪,葡萄牙人到来,称塞舌尔为“七姐妹(sept soeurs)”。1756年,塞舌尔被法国人占领,由“七姐妹”改称“塞舌尔”。后来,英法两国轮番占领塞舌尔十多次,1814年,英法两国签订和约,塞舌尔成为英国殖民地,然后划归毛里求斯(其时毛里求斯已归英国)。塞舌尔成为英国殖民地后,原则上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但根据1810年法国投降协议第8条规定,在塞舌尔的法国人可以保留他们的宗教、语言、法律、习惯等,英国人没有强行推行法语,甚至没有强行让塞舌尔人接受英镑。所以法语在社会上使用很广。根据1993年宪法第4条,塞舌尔有三种官方语言:塞舌尔克雷奥耳语、英语、法语。但三种语言并不平等,塞舌尔克雷奥耳语是第一官方语言(1981年起塞舌尔克雷奥耳语改称赛赛尔哇seselwa),英语和法语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官方语言。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的塞舌尔人都讲塞舌尔克雷奥耳语(赛赛尔哇),英语为法律和商业语言,法语为文化语言。法语在天主教堂用得最多(95%的塞舌尔人信奉天主教)。塞舌尔的语言政策向英语倾斜,但从语言方面,塞舌尔民众觉得法语比英语更接近他们的克雷奥耳语(créole seychellois或seselwa),法语学起来更容易。
塞舌尔的情况在许多方面和毛里求斯类似。官方语言是英语,居民却普遍讲法语。塞舌尔是英联邦成员国,同时也是世界法语组织成员国。塞舌尔的克雷奥耳语和毛里求斯的克雷奥耳语相近,但是和留尼旺等地的克雷奥耳语差别很大。
此外,原葡萄牙殖民地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周围的国家都是法语国家,和周围的法语国家经济文化往来频繁,所以在这三个国家,中学第二语言是法语,而且这三个国家还是法语国家组织成员国。
本内容为法语角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法语角。
返回法语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