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秋季节,中国赴欧旅行人数与日俱增,欧洲各地回响起中国同胞的乡音。特别是巴黎、柏林等大城市,中国旅行者成群结队,鱼贯而至,再次成为欧洲大地上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中国同胞游欧洲,有一种极为复杂的历史情结和微妙心态。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一页同欧洲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交织相印,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因而产生出各式各样的心情意态。我在欧洲经历的几个小故事,也许可以做些注解。
不止一次,我听在法国从事旅游行业的朋友说起一种情况,国内来旅游的同胞,如果遇到一件情,你无论如何好心劝导,他都会怀疑你另有目的,非但不听,有时还恶语相向。同样一件事,假如“洋人”呵斥中国同胞几句,他们不但不恼,反倒乖乖的听话,一些国人如此庐山真面目,实在叫人无话可说。还有一次,国内一位朋友的朋友到巴黎谈项目,邀请几位法国同行一起交流。这位同胞没几句话,就炫耀起自己穿的衣服如何名贵,戴的手表如何名牌……后来对方问他:“先生,那您自己的价值又在哪儿里呢?”弦外之音,无疑是指其本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德操……,软件具备了,硬件如何?朋友一度卡壳,没了话说。还有一次,国内一位音乐家到法国演出,法方接待人员很是怠慢,他并没在意,我起初以为他没意识到。可是他以精湛的演技折服了观众,法方接待人的自知施礼,走过来与他寒暄时,从他表现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言行里,我看到了他的自信,为中国人争了脸。
以上三种情形,大致能简单勾勒出中国旅者在国外的实际面貌。一般来说,中国人与欧洲人交往,有一种深植于内心的历史悲情,尤其现今中国,非感性的情绪和过分的膨胀方式来表达,再与暴富心态相结合,产生极度愤怒,这里面的情形值得深思。当东方的悲情遇到西方的偏见,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是不是应该适当抛下自身炫富和狂妄的情绪,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与世界接轨?中国人当然更不会忘记,忘记历史意味着被判。但是历史的枷锁不应该与个人素质挂钩。这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中西方交往最核心和最深层部分。
我们应该让西方人为中国腾飞的经济崛感叹的同时,更钦佩我们的文明素质和行为规范,也许跨越这一时期的时间不会太长,也许不会太短,但愿它越短越好。
转自高远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