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旅法中国留学生笔下的华人“同志”:做自己最难
中国侨网援引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作为旅法留学生,《日本新华侨报》驻巴黎专栏作者王文菁日前发表文章,讲述了自己与一位法国华人“同志”朋友交往的故事。文章摘录如下:法国有句俗语:“人各有口味。”大致相当于中国人所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古人总结得更有高度:“人各有性情,树各有枝叶。” 然而人们却总喜欢否定跟自己不同的人与事。即便像法国如此开放容纳多样性的国家都不能免俗。比如,同性之恋。
“好香啊……”当我经过教室讲台前时,飘来一阵温柔亲切的赞美声。我麻利地坐下,顺道瞥了一眼——是个瘦削清秀的亚洲男生。但因为我时常对不认识的男生毫不关注在意,遂并未作出回应,只是下意识在想自己喷的香水是哪种香。后来课上到一半,老师让我们用英文写广告企划,词穷的我自然而然地回过头问刚才那个男生某个词组怎么写,这便算认识了。
课间是师生们喜欢三五围聚在学校门口抽烟聊天的时刻。我走出去透气,享受着初春依旧刺骨凛冽的寒风,抖抖身子、跺跺脚。这时他不紧不慢地走来,站到我身旁,没有叼着烟。“你不抽烟?”我诧异地问道,或许是我见过太多来法国后学会抽烟的中国学生了吧。“为什么要抽那种东西呢?在法国女性抽烟人数多于男性,那你呢?”他坏笑着问我。“为什么要抽那种东西呢?”说罢,我们大笑起来。“小时候好奇烟斗抽起来是什么味道,跟表哥趁爷爷奶奶不注意,从玻璃柜中取出,各自偷偷啜一口,瞬间头晕目眩,一头栽倒在床上睡了整整一下午。打那以后对烟草再无好感。”
我同他讲起了儿时之事。他是个好奇之人,话多,问题也多,可是语气异常温柔和缓,让人不好回避与拒绝。他来自上海,追随母亲的脚步到了巴黎。一上来就大大方方向我坦言他就是传说中的“同志”。我兴奋地傻乐:“兄弟,那很酷!”后来才知道他一早就把我视为好友了,只对我一人坦白了这点。“一看你就是实在又好接触的类型,我看人很准的。”他笃定道。时间久了,确实发现我这种连谎话都不会讲的人,那丁点儿小心思分分钟都被他看透。他总会以大哥的姿态训诫我,教导我该如何看开,别陷入拧巴的状态。分享学案跟笔记一向慷慨大方,人前十分重视塑造及维护“好好先生”的完美形象。
他不喜欢用中文名,平时都让我们叫他的外语名字,我偏不,称他为“少年”。因为他的阴柔与顽皮让我想起14岁的少年期。最妙之处在于他能像演员一样,带出一种舒服而优雅的气质。因为好的演员,都有其节奏感。“少年”的节奏大概是爵士与蓝调。
我总觉得,所有人应该都有一样的感悟:离开故乡以后,才渐渐明白故乡的含义。这就像我们看人,“距离产生美”。也许跟这个人、这座城有过肌肤之亲、爱恨交加,都未必算得上真正了解到内心深处了。等到我们经历千山万水、头也不回地离开后,有了比较,才逐渐感悟、读懂自己的故乡。“少年”是个例外,对故乡的彻底决绝与否定,令我惊讶。大概是过了太久不被认可的生活吧,可我完全感觉不出他的“与众不同”。相反,他如此真实、忠诚地为自己而活。
一学期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一部分同学因换学校而准备要离开。于是我们举办了一场聚会,大家欢声笑语跌撞在一起喝酒、吃肉。“少年”鼓足勇气,带来自己的法国男友向众人介绍,他最终还是选择向大伙儿坦白一切。微醺的我立马清醒不少,挺直了坐好,默默地看向他:他的身体由内向外发出轻微的颤抖,有激动也有害怕,那股劲儿直逼到头顶,两眼要爆出血丝似的。酒过三巡,他醉了,缓缓地将脑袋埋入沙发靠垫,有气无力喃喃道:“妹子你知道吗,不被认可的日子真的好痛苦……”其实我也有我的苦——一直以来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所以特别理解他的感受。其实只要一句夸赞或鼓励,内心便可涌出万分力量!“我虽不会喝酒,也不管那许多了。你一直忠于自己,那么努力地活,这是我最敬佩之处。来,我敬你一杯!”末了,不胜酒力而沉入美梦的他,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本内容为法语角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法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