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中国发红色通缉令全球追百名逃官 一人在法三人在英

|  LCF 发布于 2015-04-24  |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外逃人员可能逃往的国家和地区(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中新网4月23日报道,中国官方22日公布的一份涉及100名外逃国家工作人员和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的红色通缉令,持续引发关注。这在中国尚属首次。专家评价称,这是中国反腐进程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将有效震慑贪腐。而不断加码国际追逃,也是向国内各级权力监督部门发出严格管理干部队伍的信号。


反腐进程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观察这100名外逃人员的信息可见,外逃时间可上溯至1996年。

对于这次的集中公开,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傅奎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称,这一方面是要表明对外逃腐败分子一追到底的决心,无论其跑到哪里也要将其缉拿归案,其次也有利于形成在全球追逃的氛围。

“这些腐败分子,他都跑到国外了,涉嫌严重犯罪,有的还招摇过市,我们没有必要为这些外逃腐败分子保密,所以就要把他们进行公开曝光,点名道姓要全球缉拿。”傅奎称。

长期研究反腐问题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分析,从国际视角来看,在掌握外逃贪腐人员的确切信息后,通过司法机构或者国际刑警组织公开他们的信息,也是一种国际惯例。

不过,此次中国集中公开百名外逃人员的信息,任建明称这在中国的反腐进程中有着“历史性”的突破。实际上,这种做法在中国尚属首次。

在任建明看来,这里的“历史性”,首先是“敢不敢公开”的突破。“这次集中公开百名外逃人员信息,说明在面对国内国际舆论时,中国对国内贪腐问题不会讳莫如深,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直面问题、反腐到底的决心。”任建明对中新网记者分析。

其次是“能不能公开”的突破。任建明表示,从技术层面来看,相比于国内反腐案件,搜集外逃官员的案件更为复杂、涉及的部门更多,操作难度较高。

“在以前,我们可能都无法准确掌握到底有多少外逃贪官,以及他们的详细案情。这次集中公开也表明,十八大后,特别是多部门协作的‘天网’行动启动以来,中国在国际追逃方面正在做扎实的基础性工作,而且工作高效。”任建明说。

在国内、国际形成两种“压力”

红色通缉令是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国际通报,其通缉对象是有关国家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这次集中公布的100人包括外逃国家工作人员和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都是涉嫌犯罪、证据确凿的外逃人员,已经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正在全球范围追捕。

除了红色通缉令本身的“震慑”,这次中国官方对于百名外逃人员的集中公开还有那些可以预见的影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中新网记者分析称,公开本身就意味监督,这些原来不为公众知晓的外逃贪官被曝光后,改变了此前在追逃举报方面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正如专家所言,其实,2014年12月9日,在国际反腐败日当天,中纪委官网就开通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专栏,接受海内外对逃往国(境)外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涉嫌向国(境)外转移违法违纪资产等线索的举报。

“既然可以举报外逃贪官,那么就应该让公众知道外逃的都有谁,公开可以形成舆论震慑。”竹立家说。

在向全球发布100名外逃人员红色通缉令的同时,中纪委官网还挂出了“图解”,全面分析这100名外逃人员的性别比例、职务比例、犯罪类型等,并标注出这百名外逃人员的在国内的案发地点以及他们可能的潜逃国家。

受访专家分析,在世界地图上标注贪官藏匿地,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外逃案发地,这其实已经在国际和国内营造出两种“无形压力”。

“在国际上,这种公开对于那些贪官热衷潜逃的国家来说,他们如果再不配合中国的追逃,借口重重,在国际舆论上可能就会被戴上‘避罪天堂’的帽子;在国内,对于那些外逃案件的高发省份,这种公开也是警告当地相关的责任部门,严格履职,封堵贪官外逃。”任建明说。

遏制外逃增量、减少外逃存量

观察十八大后的中国反腐风暴,除了在国内高密度“打虎拍蝇”,发力海外追逃、封堵贪官后路,成为“反腐持久战”开辟的又一战场。

2014年,中国从6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抓获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680人。2015年3月,中国决定启动“天网”行动,一个由中组部、最高检、公安部、央行等多部门共同编织的追逃大网迅速展开。中国反腐风暴的“国际版”也在不断升级。

专家分析,从“猎狐”到“天网”,再到此次集中公开外逃人员通缉信息,这些动作其实是在向舆论传递出“天不藏奸、贪腐没有后路”的信号。

“其实,国际追逃追赃更大的意义,反映在对国内反腐格局的影响上。”任建明称,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中国高层提出了腐败“存量”与“增量”的判断,“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这同样适用于国际追逃工作。”

专家分析,一方面,国际追逃面临的困境显而易见,相较于外逃贪官规模,成功追逃的案例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国内反腐高压推进的背景下,贪官潜逃的风险也在增大。

“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升级的追逃动作,向官员队伍释放警示,用震慑遏制外逃增量,堵住漏洞后,再通过国际合作,逐渐减少目前的外逃存量。”任建明分析说。

竹立家也分析,不断加码国际追逃,也是向国内各级权力监督部门发出严格管理干部队伍的信号。如何用制度堵住外逃的漏洞,这是国际追逃留给国内相关责任部门的思考。



部分外逃人员名单及照片。(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刘湘建

刘湘建,男,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1954年11月29日出生,曾为湖南省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因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被湖南省岳阳市公安局立案,2004年10月逃亡英国,2007年11月6日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


陈祎娟

陈祎娟,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1970年07月03日出生,曾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公司湖南分公司综合部员工,因涉嫌洗钱犯罪,被湖南省益阳市检察院立案,2013年4月逃亡英国,2013年12月3日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

杨湘洪

杨湘洪生于1956年,温州人。2004年7月,成为温州市鹿城区委委员、常委、书记,省直管干部。2007年3月,当选温州市委常委。2008年9月30日,考察团结束访问回国前夕,杨湘洪突然声称“腰突”病复发,需在巴黎住院治疗,此后一直未归。同年11月7日,被浙江省委常委会开除公职及党籍。

邱渤海

邱渤海,男,中国国籍,1947年11月28日出生于中国山东莱西,曾为济宁硅元件厂厂长,因涉嫌贪污犯罪,被山东省济宁市检察院立案,2012年2月逃亡英国,2012年9月6日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
本内容为法语角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法语角。

精品阅读

• 为什么大家说等了“一百零七年”?Pourquoi dit-on attendre «cent sept ans» ? • 为何飞机和船上备有舷窗? Pourquoi les avions et les bateaux sont-ils équipés de hublots ? • 俄罗斯武装力量为击退任何威胁做好了准备 Les forces armées russes sont prêtes à lutter contre toutes les menaces • 韩国大选出口民调:文在寅得票率大幅领先Présidentielle sud-coréenne : Moon Jae-in largement en tête du scrutin (sondages sortie des urnes) • 韩国选民开始投票选举新一任总统 Les Sud-Coréens commencent à voter pour élire leur nouveau président • 联合国秘书长祝贺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 Le chef de l'ONU félicite Emmanuel Macron pour sa victoire à l'élection présidentielle française •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得65.68%的选票 Emmanuel Macron a remporté 65,68% des voix au second tour • 法国尼斯海岸发现一枚炸弹 Bombe de guerre trouvée près de Nice • 民调:四分之一选民将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时弃权un Français sur quatre n'a pas l'intention de se rendre aux urnes pour le second tour, selon un sondage • 法国总统大选:奥巴马录制视频支持马克龙 Présidentielle: Obama annonce son soutien à Macron dans une vidéo • 2017年B20峰会在德国柏林开幕 Le sommet 2017 du B20 s'ouvre à Berlin • 法国:5人被捕涉嫌计划采取暴力行动 France : 5 personnes arrêtées pour un projet d'attentat imminent • 为什么番茄是水果,不是蔬菜呢? Pourquoi la tomate est-elle un fruit et pas un légume ? • 我们是两个鼻孔同时呼吸吗? Respire-t-on des deux narines en même temps ? • 第一个警察是在哪个国家出现? Quel a été le premier pays à se doter d’une pol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