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华商圈灾后反思:不仅是火的风险 更是转型的不成功
巴黎北郊华人商圈仓库区发生火灾之后,欧华集团总裁黄学胜连续三天在现场与警方、保险公司、商家处理善后事宜。据悉,现在火灾原因仍然不明确。虽然出事地点安装有监控设备,但由于电源已经断掉,暂时也无法回放。警方称监控设备或能够提供证据,找到起火原因。欧华集团负责仓库的员工表示,公司在防火设施上的投入很大,对客户消防意识的提醒也最多,但是由于极少部分客户存在侥幸心理,还是出现了问题。关于火灾后保险理赔,黄学胜在前年仓库大火之后,曾邀请保险专家现场指导,对大家进行保险培训,帮助大家选择合适的保险。但是,不能确定所有圈内华商为仓储购买了合适的保险。他希望这场大火能够再次敲响警钟。
记者以前到欧华集团采访时,曾多次遇到黄学胜与消防器材公司洽谈,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见了5家消防器材公司的负责人,足见他对消防问题的重视。保险公司的负责人也是欧华集团的常客,黄学胜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客户利益,尽可能地把所有问题提前考虑到。“但是,防不胜防啊”,一些客户,你说了他们也不听,听了也不做,做了,也做得不够。出现了问题他们才觉醒。
黄学胜就消防问题做过一个比喻,经营公司就像开车,你要经常检修,还要买好保险,这样才能保证你不出事。
作为巴黎北郊华人商圈的第一批“拓荒者”,法国华人进出口商会名誉会长夏尚忠表示,在90年代,犹太族裔的商人仓库、商店也经常遭受火灾,目前华商也许正在经历犹太人的那个时期发展过程。目前上千家华商的仓库,合在一起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由于数量大,个别管理不善的就会出现问题。
夏尚忠认为,表面上看,这次华商是面临火灾的风险,其实,我们应该由此看到华商面临的更大的风险:发展思路、管理方式、经营模式等等。
如前所述,90年代犹太商人的仓库、商店经常遭受火灾,后来为何几乎听不到他们遭受类似灾害的新闻?毋庸置疑,华商将犹太商人的大部分生意抢了过来,但最重要的是,犹太商人在面临华商来袭时,成功转身,升级换代,人家不再走量大价低的路子,仓库都转给了华商。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形是,他们在积极缩小库存,走高端路线;我们一直在放大库存,走量大老路。
记者曾陪同国内一个社会学家考察华人商圈,他看完华商仓库就说,这样肯定出问题,货物已经将仓库堆得无法插足,卸货工人边工作边抽烟。记者以为这位专家说的是消防问题,他回答说,消防反倒是小问题,华商的生存是大问题。他说,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的华商还是在走老路。你看,华商已经将仓库堆成这样了,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其实“成本越低,风险越大”。库存这么大,附加值肯定小。同时,库存大,有可能还存在“灰色清关”;仓库杂乱无章,工人不遵守操作规范,有可能还存在不合理用工。他说,华商说了这么多年的转型,看来大部分还没有转成功。看一个华商是否转型成功,看看他的仓库就知道了。
夏尚忠说,目前他的公司仓储区保险金额与库存等同,虽然每年支出不菲,但是他认为这都是该花的钱。“成本越低,风险越大”,他也向记者重复了这句话。
应对火灾等风险,华人鞋业协会名誉会长赵青的经验是“熟读相关法律规定,并把它们做好。”他说,法国关于消防的规定很严格,你只要按规定做到,几乎就不会出事,但是,你不按规定做,出了事保险公司也不理赔。比如,不是说你安装了消防器材就符合了规定,有没有定期检查,有没有检查证明等,都是要必须注意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大约几百页,我相信除了我,很少有人愿意读。”他建议所有华商都要学会读懂法律条文,特别是和自身有关的,自己读不懂,就让自己的孩子们读,一定要读懂。“闷头做生意的时代,早就结束了”。黄学胜再次提醒华商要加强防火意识的宣传,加强仓库的安全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同时加强保险意识。
本内容为法语角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法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