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法国惧怕国际巨头收购阿尔斯通 学者:法国工业衰退的征兆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0日刊载了法国《世界报》集团记者张竹林一篇分析法国政府介入阿尔斯通集团并购案的评论性文章,全文摘编如下:“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将收购法国阿尔斯通集团的能源产业”。这个消息在4月23日被彭博新闻社捅出后,整个法国就像一个炸开了的锅。因为不仅它来得相当突然,还因为准备解体出售的企业被视为法国的工业精粹。
“这个消息的泄漏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在接受《世界报》专访时,阿尔斯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员柏柯龙(Patrick Kron)承认。《世界报》的专访导语中写到,柏柯龙用了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艰难提到西门子这个名字。
这个故事的几位主角分别是,准备解体出售的阿尔斯通集团(Alstom),意向方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和德国西门子集团,以及无论站着躺着都会中枪的法国总统奥朗德。
着急出售的阿尔斯通集团
柏柯龙的原计划是,尽早将占集团三分之二业务的能源部分出售给通用电气集团,以免节外生枝。他显然再清楚不过了,以阿尔斯通集团在法国人心中的地位,必须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早在十年前,陷入财务危机的阿尔斯通就受到其他两家巨头的觊觎,但因政府出手干涉,在短期内出资购入,而幸免于难。
十年后,这家被视为代表法国高科技工业象征的集团再次面临解体出售的局面。但这次,集团董事长却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世界报》记者在专访中问道:“为什么这么急?”柏柯龙回答 :“阿尔斯通并未发生火灾。在短期内集团的前景并未受到威胁,我们依然是盈利的。……我要提醒你们,在十多年前,我全力以赴地挽救。那是一个生与死的问题。那个时候,我们原本必须解雇一半的职员。现在,我再也不愿意集团面临类似的境地。……我不愿阿尔斯通的员工重新活在2003年的那场噩梦中。”
对于柏柯龙来说,只有美国通用电气集团的收购能够避免这场噩梦。而西门子集团同时提出资产交换计划,似乎被阿尔斯通方面打入冷宫。
阿尔斯通集团业务主要集中在能源与交通。其中能源产业包含煤、天然气、核能、风力发电厂的涡轮发电机以及电力输送和配送系统,这些是该集团最赢利的产业之一。财报显示,这些业务在上财年的营业收入约为150亿欧元,占公司全球业绩的71%。也就是说,解体出售后,阿尔斯通的业务将仅剩下包括生产高速火车,其他轨道车辆和铁路信号设备在内的交通运输产业。
柏柯龙所谓从员工处境考虑的理由,丝毫没有得到法国政府的理解。一向高调的经济部部长阿诺·蒙特布尔在国民议会上公开指责阿尔斯通集团高层在撒谎。他用一贯的强硬作风表示,通用电气和阿尔斯通有他们的时间表,那是他们股东的时间表,但是,法国政府有自己的时间表,那是主权经济的时间表。在RTL电台节目中,蒙特布尔强调 : “法国企业并非猎物。我们反对阿尔斯通用三天的时间来决定出售75%的国家精粹。”
政府的介入
尽管阿尔斯通集团的行政委员会全票通过美国通用电气的收购计划,后者提出用123。5亿欧元来收购阿尔斯通最赚钱的能源产业。但由于涉及集团在法国本土上的1.8万多名员工利益,奥朗德不可能掉以轻心,尤其是新的民调对他发出的严厉警告——高达86%的法国人对其两年任期的表现表示不满。奥朗德表示,即便国家并非股东,但国家“有话要说”。这是由于,阿尔斯通的很大一部分订单来自政府。
5月6日,在备受关注的法国电视台BFM TV的专访直播时,奥朗德再次确认,通用电气的收购条件不让人满意,尤其是在交通产业这一块,所以才提出用一个月的时间来研究收购细节。
与阿尔斯通高层对美国通用电气的收购热情相比,法国政府更倾向于阿尔斯通与德国企业西门子公司的合并,以便建造一个能源界的类似空中客车的法德巨头。但是,阿尔斯通董事长柏柯龙拒绝关于能源领域的空客构想。他甚至认为,与西门子的合并将是一场社会屠杀。
4月28日,奥朗德在艾丽舍宫接见了这个故事的三位主角,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的股东布伊格集团。《纽约时报》将这次会晤,嘲笑为 “一次能够与君主比较的仪式”,以便挽救法国的工业皇冠上的首饰。文章同时质疑,“奥朗德在最近一次访美之行中,难道没有明确表示在商务上法国是开放的吗 ? ”
事实上,从一开始,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媒体们就嘲笑在法国的国家介入主义。他们称,对此事中的法式心理悲剧感到震惊。甚至连德国,其政府发言人也拒绝回应,表示 “这是私人企业的决定”。
与所谓的核能安全考量相比,目前,法国政府的顾虑更主要集中在高失业率上。政府要求通用电气保障收购后其法国工厂的岗位,和在投资上的保证,以及确认在法国境内设置通用电气的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世界报》的信息,通用电气可能会将其风电领域的总部设在法国。同时,也可能会将目前在欧洲其他国家的决策中心迁移到巴黎。
但是,一些法国人对此抱着怀疑态度。法国前部长让-皮埃尔·舍韦内芒(Jean-Pierre Chevènement)两周前写信给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信中指出,阿尔斯通所要出售的能源产业,是对法国核电独立的致命打击。同时这位前部长也指出,如果说通用电气在第一时间内的确在贝尔福(Belfort)地区(目前美国通用电气的法国总部所在地)致力于生产制造发展,但现在的倾向是将一部分的制造业回迁美国。
法国工业的颓势
为什么阿尔斯通高层对美国通用电气热情洋溢,而对另一位投橄榄枝者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冷若冰霜?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柯恩(Elie Cohen)在接受《回声报》(Les Echos)采访时指出,如果我们 (指法国企业)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我们就愿意去做,比如在航空领域。但目前不是这个状况,所以我们就拒绝处于德国的控制下。
柯恩还指出,法国并未有类似德国日本和韩国那种大型跨行业的企业文化。“在1990至2000年期间,我们将这类企业肢解,因为我们屈从于当时的一个潮流,就是优先考虑Pure players(单个领域的专业性企业)。”
所以,尽管法国是欧洲位于德国和意大利之后的第三大工业强国,但是并未能打造出欧洲冠军级的企业集团。
而此次事件的主角,阿尔斯通也是来自于其分裂的母体。在16年前,当时的法国通用电力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électricité) 集团将其不同领域产业分解,随之诞生了电讯业的阿尔卡特(Alcatel) ,线缆业的耐克森(Nexans) ,和能源以及交通运输业的阿尔斯通。从一个侧面也解释了,阿尔斯通在规模上要比其竞争对手西门子小四倍,比美国通用小六倍。据法国经济学家的分析,超大的跨行业集团目前只存在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极少国家,而法国在这块领域上已经失去了竞争力量。
长时间以来,法国企业更倾向于往消费型或者是针对性极强的小众领域发展,这点从法国CAC40指数(法国股价指数,由40只最重要的股票构成)上看就很明显。上榜的明星企业是诸如LVMH(路威酩轩集团),L'Oréal(法国欧莱雅集团), Air Liquide(液化气集团),Pernod Ricard (法国保乐力加酒类集团), Legrand(罗格朗电气与职能建筑集团)这样的公司。
在出售阿尔斯通一事上,55%的法国人认为政府应该在短期内国有化阿尔斯通,这点也反映出法国人对美国巨头的害怕和对其缺乏信心。而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则认为,这是法国工业衰退的一个征兆。
本内容为法语角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法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