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迟到的胜利:首份全球减排协定诞生 升温控制在2℃之内
12日法国总统奥朗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等庆祝《巴黎协定》达成。
2015年12月12日注定将载入史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巴黎布尔歇会场圆满闭幕,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性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也成为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谈判落锤:历史性一步 巴黎协定尘埃落定
经过了极其艰难的冲刺阶段,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在当地时间12日晚通过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德国环境部长Babara Hendricks表示,“这是史上第一项所有国家都参与的气候决议,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功。”
综合中新社、香港中通社报道,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首日(11月30日),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巴黎并发表讲话,为大会最终达成协定提供政治推力。在随后近两周的时间里,场内各国谈判代表密集磋商、协调立场,各谈判集团之间抓紧最后机会加紧博弈;场外来自全世界的环保组织、企业和民间代表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为大会助力。由于各方在总体目标、责任区分、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上迟迟无法达成一致,12日,大会被迫进入了“加时赛”。
北京中青在线报道,当地时间12日晚上7点26分,在历经13天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后,随着大会主席法比尤斯的一锤定音,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终于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协定在总体目标、责任区分、资金技术等多个核心问题上取得进展,被认为是气候谈判过程中历史性的转折点。这项协定的达成,也使得进行了多年的谈判告一段落。这是1997年达成京都议定书以来,范围最广泛的一项气候协定。
本次达成的《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巴黎气候大会五大成果。(图片来源:欧洲时报)
阻碍重重:一波三折 资金等问题成主要阻碍
就解决世界气候问题达成全球范围内的共识,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无论是之前的《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无果而终,亦或是本次巴黎气候大会上各国在三大核心议题上达成共识的艰难过程,都印证了这一点。
北京《人民日报》报道,本次大会经历了诸多艰难。据BBC12月11日报道,在协定草案拟定过程中原有版本中的43页被减至27页。各国代表对新的文本进行了新一轮的磋商和谈判,各种针对不同细节的讨论使得会议进程缓慢。
英国《卫报》报道,谈判过程中总部位于南非的非政府组织“行动援助”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兑现其100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承诺,认为之前的结果并未对此有明确表示。与此同时,巴西等国则不支持“具有侵入性”的监督方式。岛国和欧盟则支持将全球升温控制幅度由2摄氏度降低到1.5摄氏度之内。“在谈判和协议达成过程中,呈现出一种非常胶着的状态,不同国家之间因自身需求的不同,对于具体条款的分歧很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说。
协定的谈判也充满利益的博弈。美国之音认为,承担气候变化金融责任的富裕国家与不承担该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是阻碍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承担的角色不同,对于碳排放量的责任也不同,理应承担有差别的责任。
“分歧的实质在于协议中如何在遵循气候公约原则的基础上,以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排力度、适应、资金、透明度、审评或盘点等其他问题上的分歧,其核心也在于此。”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教授何建坤说。因此,巴黎气候大会依然没有摆脱“拖堂”命运。原定于11日闭幕的大会延期至12日结束。
本内容为法语角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法语角。